快乐教育伴我成长
----故事里的宜阳·校歌传递宜阳理念与精神
我们宜阳学校是2011年创立的,当年九月开学之初,宜阳校歌就传唱开了,曲谱由时任市委书记谢亦森同志亲自创作,旋律优美自不待言。歌词倾注了时任新区党工委叶小平书记的才智和心血,学校方面是以陈霞老师为代表,我也算一个,大家集体创作完成的。歌词给人印象深的有三句:一是“学业宜勤奋,身心沐阳光”,融入了我2011年3月筹建宜阳学校时提出的校训精神;二是“立德树人育栋梁”,现在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词,在八年前即2011年9月我们就将此写入了校歌,说明我们的理念还是比较前瞻的;三是“快乐教育伴我成长”。有道是:诗言志,歌传情。八年来,每逢周一升旗,我都站在教师队伍前列,和师生一起高唱我们的校歌----宜阳之歌,因为这校歌是从我心里流淌出来的,今天专门就这第三句歌词抓住“快乐”和“成长”两个关键词讲讲故事。
一、快乐
快乐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生命状态,也是师生发展中追求的目标??炖挚梢运凳侨巳讼蛲囊恢只樾魈逖?,是人的发展的情感动力,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外在特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早在我初入杏坛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小学“片追”背景下,学校普遍存在“三苦”现象:教师苦教,孩子苦学,家长苦陪,那时我从中国教育报上就读到了快乐教育思想,并于1991年5月到快乐教育策源地之一北京一师附小,还有当时国家教委推广的快乐教育两个典型:著名的南京琅琊路小学、沈阳铁路五小参观学习,回来后,我从1991年秋到1994年夏的三个学年,从事了第一轮不留家庭作业的愉快教育实验,三年下来实验成功,更加坚定了我这一辈子矢志不渝搞快乐教育的信心和信念。从此,不论是早年在丰矿,还是后来到山东临沂淄博等地,抑或是而今在宜阳,我都将快乐教育树为信条。
二、成长
常言道: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愚以为,成长是个人身心的修为,是生命拔节的过程,亦是快乐教育的目的。我们搞快乐教育就是要让快乐成长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倡导和大力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弘扬。我们当老师的,尤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真是欣逢盛世,喜笑颜开。在下不才,斗胆提出:关于育人目标,从德才兼备而言,西方绅士,东方有君子。从孔子以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格特征就是君子。将中华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得最好的乃是先祖文正公的忧乐精神与君子情怀。我一直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从事快乐教育的价值追求。我认为既是先贤忧国忧民的价值追求和真挚情怀,亦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未来接班人应有的爱国情怀与高尚品格。所以,我在宜阳学校,只要一息尚存,就主张办快乐学校,做快乐教师,育快乐学生,从与时俱进的成长角度来讲,换言之,就是办君子学校,做君子教师,育君子学生。